知识与问答

何须马革裹尸还全诗的意思

“何须马革裹尸还”全诗的意思是:

出征的战士应当高唱军歌胜利归来,决心把满族统治者赶出山海关。

战士只知道在战场上为国捐躯,哪会想将来战死后尸体以马革包裹而还。

出自清代徐锡麟《出塞》。

原文: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注释:

1、环:与“还”同音,古人常用作还乡的隐语。

2、胡奴:指清王朝封建统治者。

3、大刀环:战刀柄上有环,环和“还”谐音,所以用它隐喻胜利而还。

4、玉关:即甘肃玉门关,汉时为出塞要道。

5、解:知道,懂得。

6、沙场:本指平沙旷野,后多指战场。

7、马革裹尸:英勇作战,战死于战场。

赏析:

该诗首句起始,即以豪迈的气势将读者带到边塞之上,让读者一起来领略这雄壮的从军的气魄。六朝时,有一首古诗描写妻子想念出征在外的丈夫,其中第一句是“何当大刀头”,刀头上有环和“还”同音,所以用“大刀头”隐喻“还”字。“应唱”是理直气壮的唱,是充满信心的唱,出征之前就有必胜的把握,一定要战胜敌人,一定要凯旋回乡。诗里没有愁苦,没有悲伤,有的是对前来送行的家人的安慰和鼓励。这种慷慨激昂之情,在历史上是不多见的。

次句承接前文,讲此次出征的目的,就在于消灭敌人。以“誓灭”两字表示出征的决心和信心;为此才来到玉门关外。正是为了保卫祖国、为了消灭敌人,才不怕艰苦,不怕牺牲,挺身赴沙场。以上两句写出征前和出征后的思想和决心。

第三句在前句的基础之上,更进一步深化出征战士的思想境界,把他们出征的雄心和壮志上升到为国牺牲的高度。“只解”是说心中所存唯一的念头,排除了其他的种种想法。古人在对待“死”的问题上,很崇尚为国而死,为朋友而死,为公而死,为义而死,等等,其中尤以为国捐躯被看作无上光荣的事,尤其是战场上为国牺牲,更是高于一切的莫大荣幸。这句诗正好体现了上述内容,强调了“为国”二字。

末句,总领全诗,从反面讲,为国牺牲、战死沙场,既然是人生最大的荣幸之事,那么,对于尸体归葬的问题,就不必考虑了。“徐锡麟把东汉时期马援“马革裹尸”的思想又作了更进一步的发挥,他用了“何须”两个字,认定了只要为国牺牲不问其它;至于尸体归葬故土的问题,并不重要,所以才说“何须马革裹尸还!”

至于近人更作了进一步的发挥,高唱出“青山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更反映了新时代的革命人士对于这一问题的理解,那就更超乎古人其上了。

创作背景:

1905年,清王朝在各省扩练新军,作者决定“捐官”去日本学陆军,以便掌握军队。出发前夕,作者到奉天、吉林等地,察看形势,面对沙俄与日本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东北的角逐,无限感慨,于是创作出《出塞》。

作者简介:

徐锡麟(1873—1907年),字伯荪,号光汉子,浙江绍兴人。1901年任绍兴府学堂经学兼算学教习,后任副监督。1903年应乡试,名列副榜。旋赴日本考察。1904年回国,参与创办热诚学堂,提倡军国民教育;同年到上海访问蔡元培加入光复会,以后成为该会的领导人之一。1905年在绍兴参与创办大通师范学堂,设体操专修科,培养小学教师,暗中培养反清军事人才。同年冬,赴日本学习陆军。1906年回国,他出钱向清政府捐得了道员,打进清政府内部,在安徽任巡警处会办兼巡警学堂监督,进行秘密的革命活动。1907年兼巡警学堂堂长,同年7月他和秋瑾约定7月8日在安徽、浙江两地同时起义,后因风声日紧,恐怕事情泄露,准备7月6日在安庆枪杀巡抚恩铭,率众起义,不幸失败被捕,壮烈牺牲。辑有《徐锡麟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