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与问答

百战不殆的前一句

百战不殆的前一句是:知己知彼。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意思是对敌人的情况和自己的情况都有透彻的了解,作战就不会失败。

出自《孙子兵法·谋攻篇》。

原文为:

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辒,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故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译文:

孙子说:大凡用兵的原则,使敌人举国屈服,不战而降是上策,击破敌国就次一等;使敌全军降服是上策,打败敌人的军队就次一等;使敌人一个“旅”的队伍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人一个“旅”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卒”降服是上策,打败敌人一个“卒”的“队伍就次一等;使敌人全“伍”投降是上策,击破敌人的“伍”就次一等。因此,百战百胜,不算是最好的用兵策略,只有在攻城之前,先让敌人的军事能力(包括指挥能力和作战能力)严重短缺,根本无力抵抗,才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

所以上等的用兵策略是以谋取胜,其次是以外交手段挫敌,再次是出动军队攻敌取胜,最下策才是攻城。攻城为万不得已时才使用。制造攻城的蔽橹、轒辒,准备各种攻城器械,需要花费三个月的时间。构筑攻城的土山又要三个月。将帅控制不住忿怒的情绪,驱使士卒像蚂蚁一样去爬梯攻城,使士卒伤亡三分之一而不能攻克,这便是攻城所带来的危害。

因此,善于用兵的人,使敌人屈服而不是靠战争,攻取敌人的城池而不是靠硬攻,消灭敌国而不是靠久战,用完善的计策争胜于天下,兵力不至于折损,却可以获得全胜,这就是以谋攻敌的方法。

用兵的原则是:有十倍的兵力就包围敌人,五倍的兵力就进攻敌人,两倍的兵力就分割消灭敌人,有与敌相当的兵力则可以抗击,兵力少于敌人就要避免与其正面接触,兵力弱少就要撤退远地。所以弱小的军队顽固硬拼,就会变成强大敌军的俘虏。

将帅,是国家的辅佐,辅佐周密国家就会强大;辅佐疏漏,未尽其职,国家必然衰弱。 国君对军队造成的危害有三种情况:不知道军队在什么条件下可战而使其出击,不了解军队在什么情况下可退而使其撤退,这就束缚了军队的手脚。不通详三军内务,而插手三军的政事,就会使部队将士不知所从。不了解军中的权变之谋而参与军队的指挥,就会使将士们疑虑重重。军队既迷惑又疑虑,诸侯国军队乘机而进攻,灾难就降临到头上,这就是自乱其军而丧失了胜利。

预知取胜的因素有五点:懂得什么条件下可战或不可战,能取胜;懂得兵多兵少不同用法的,能取胜;全军上下一心的,能取胜;以有备之师待无备之师的,能取胜;将帅有才干而君主不从中干预的,能取胜。这五条,是预知胜利的道理。

所以说:了解对方也了解自己的,百战不败;不了解敌方而熟悉自己的,胜负各半;既不了解敌方,又不了解自己,每战必然失败。

注释:

①全国:全,完整、完全,这里作动词,指完全地占有。全国:指完整地占有别国的领土。

②全军:军,春秋时期的军队编制,每军为12500人。

③旅:春秋时期军队的编制,每旅为500人。

④卒:春秋时期军队的编制,每卒为100人。

⑤伍:春秋时期军队的编制,每伍5人。

⑥上兵伐谋:上,上等最好的。兵,指用兵方法。伐,攻击。谋,计谋。

⑦修橹:修,建造。橹,一种用藤草制成的大盾牌;一种用桃木制成四周用牛皮遮蔽的大型攻城战车。

⑧蚁附:蚁,蚂蚁。附,依附。

⑨久:这里指旷日持久的战争。

⑩必以全争于天下:这里指的是对敌国的全国、全军、全旅、全卒、全伍的胜利。

⑪顿,通“钝”,疲惫、挫折。

⑫谋攻:用计谋进行攻伐。

⑬十则围之:十,这里指的是十倍。围,包围。

⑭倍则分之:分,分开。

⑮少则能逃之:少,指我方兵力的数量比敌军少。

⑯小敌之坚:坚,坚固,引申为硬拼。

⑰大敌之擒:战争中兵力强大的一方。

⑱国之辅:国,这里指国君。

⑲縻军:縻,羁縻。指束缚军队的行动。

⑳三军之政:三军,指我国古代作战设置的上、中、下或左、中、右三军,亦可泛指军队。政,是指政务。

赏析:

这是一篇总结战争经验、论述谋划进攻敌人、克敌制胜的军事论文。

孙子在文中明确提出:“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战争取得胜利的最高准则。《谋攻》全篇以此为中心论点,分四段进行论述。第一段,谈谋攻的战略总原则,阐明谋攻的意义。文章开门见山,从用兵的策略落笔,依次列举国、军、旅、卒、伍,用“全”和“破”、“上”和“次”作两方面的对比。作者用五个形式规则、语气果断的排比句,由大到小,由整体而局部,层层深入地说明了用兵之法,从而得出了“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的结论,这一句既是本文的中心论点,也是谋攻的实质所在。接着,文章结合总结过去的战争经验,阐述立此中心论点的根据。作者已认识到战争不是孤立进行的,在战争爆发前,应该首先进行政治和外交的斗争,“伐谋”、“伐交”从而慑服敌人,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因此作者逐层点明了用兵策略的“上”、“次”、“下”,接着在“下政”方面做文章,来反证“上”的好。孙子对“攻城之法”作一总的申说,“为不得已”,接着从多方面极言攻城的弊端,然后再叙写古今一切优秀将领“屈人之兵”、“拔人之城”、“毁人之国”,皆“非战”、“非攻”、“非久”的例证,又从正反两面论证了“伐谋”的重要,进而自然地引出本段的结句:“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这样扣住“全”字,呼应中心论点,写来回环起伏,很有说服力。

第二段,论述在具体的战役中如何注意谋略,并提出了六项战术原则。作者用了一组排比句,论述了在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十、五、倍、敌、少、不若”等六种情况下应该相应采取的六种作战方法,其总的指导思想是要集中优势兵力对敌作战。接下来的“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一句,以违反这一战术原则的结果,从反面证明采取灵活作战策略的重要。

文章的第三段肯定了将帅对国家的重要作用,指出将帅是国君的辅佐者,辅佐得周到,国家就必定强盛,如不周到国家就会衰弱。为了充分发挥将领的作用、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作者又提出了国君对军队工作应注意的问题,强调国君不仅要知人,还要知军,写了不知军的三种危害,这实际上是从反面谈了“知”对谋攻的重要意义。

最后一段作者紧扣上文,论述了“知”在谋攻中的重要性。首先提出预知胜利的五种情况。这五种情况,前面各段都已涉及,作者换个角度再论述一下,既深化了论题,又与上文呼应,然后归纳一句“此五者,知胜之道也”。这就告诉读者,“知”是“胜”的前提,“胜”是“知”的结果。再自然得出结论:战争指挥者要“不战而屈人之兵”就必须多方了解和掌握情况,既要知彼,也要知己,从而确定战略方针以及每个战役的战斗计划,只有如此,才能“百战不殆”,而这“百战不殆”正是谋攻的目的所在。

可以看出,全文逻辑性很强,篇章缜密,层次清楚,有较高的结构技巧。“谋攻”的意义在于能够理想地取得战争的胜利,因此文章开头就提出取胜的最高标准,既说明了“谋攻”的重要,同时也为怎样“谋攻”提供了准则。接着文章就从战略和具体的战役来探讨如何“谋攻”。而国君和军队的将领是战争的指挥者,所以文章后部分就重点围绕指挥者论述,就这样,各节皆围绕中心,逐层深入,显得清晰明了。

在《谋攻》中,孙子对于要论述的问题,不铺开说理和论辩,而是多拿出确定性的结论,只作一些恰如其分的分析和比较,并且每段文章均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论述,所以说的道理就比较辩证、透彻,具备了可信性,通篇文章就取得了既简洁凝炼,又有较强说服力的良好效果。

读《谋攻》,能见作者的语言功夫。文章大量运用排句、叠句,一泻千里,畅若流水,借以显示执著的态度,使文章观点鲜明。而在估计读者被说服时,就用判断句式,果断作出结论,戛然而止,顿挫分明,令读者细细回味。句式的选用能服从论述的需要,有效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作者简介:

孙武(约公元前545年—约公元前470年),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省北部)人。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孙武大约活动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前五世纪初,由齐至吴,经吴国重臣伍员(伍子胥)举荐,向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为将。他曾率领吴国军队大败楚国军队,占领楚国都城郢城,几近覆亡楚国。其著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