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与问答

完璧归赵的主要人物

“完璧归赵”的主人公是蔺相如,典故出自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主人公介绍:

蔺相如,男,战国时期赵国上卿,赵国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他最重要的有三个事件: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与负荆请罪。

原文节选: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释义:

赵惠文王在位的时候,得到了楚人的和氏璧。秦昭王听说了这件事,就派人给赵王送来一封书信,表示愿意用十五座城池交换和氏璧。赵王同大将军廉颇以及诸大臣们商量:如果把宝玉给了秦国,秦国的城邑恐怕不可能得到,白白地被欺骗;如果不给他,又恐怕秦国来攻打。尚未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寻找一个能到秦国去回复的使者,也未能找到。宦官令缪贤说:“我的门客蔺相如可以出使。”赵王问:“你是怎么知道他可以出使的?”缪贤回答说:“微臣曾犯过罪,私下打算逃亡到燕国去,我的门客相如劝阻我不要去,问我说:‘您怎么会了解燕王呢?’我对他说:‘我曾随从大王在国境上与燕王会见,燕王私下握住我的手,说“情愿跟您交个朋友”。因此了解他,所以打算投奔燕王。’相如对我说:‘赵国强,燕国弱,而您受宠于赵王,所以燕王想要和您结交。现在您是从赵国逃亡到燕国去,燕国惧怕赵国,这种形势下燕王必定不敢收留您,而且还会把您捆绑起来送回赵国。您不如脱掉上衣,露出肩背,伏在斧刃之下请求治罪,这样也许侥幸被赦免。’臣听从了他的意见,大王也开恩赦免了为臣。为臣私下认为这人是个勇士,有智谋,应该可以出使。”于是赵王立即召见,问蔺相如:“秦王用十五座城池请求交换我的和氏璧,能不能给他?”相如说:“秦国强,赵国弱,不能不答应它。”赵王说:“得了我的宝璧,不给我城邑,怎么办?”相如说:“秦国请求用城换璧,赵国如不答应,赵国理亏;赵国给了璧而秦国不给赵国城邑,秦国理亏。衡量一下两种对策,宁可答应它,使秦国来承担理亏的责任。”赵王说:“谁可以前往?”相如说:“大王如果无人可派,臣愿捧护宝璧前往出使。城邑归属赵国了,就把宝璧留给秦国;城邑不能归赵国,我一定把和氏璧完好地带回赵国。”赵王于是就派遣蔺相如带好和氏璧,西行入秦。

注释:

1、和氏璧:战国时著名的玉璧,是楚人卞和发现的,故名。
2、秦昭王:即秦昭襄王,名则。
3、遗:送。
4、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5、亡走燕:逃到燕国去。
6、何以知燕王:根据什么知道燕王(会收留你)。
7、境上:指燕赵两国的边境。
8、幸于赵王:被赵王宠爱。
9、乃:却,竟然。
10、束君归赵:把您捆绑起来送还赵国。
11、肉袒伏斧质:解衣露体,伏在斧质上。
12、宜可使:可供差遣。
13、不:同“否”。
14、曲:理屈,理亏。
15、均之二策:衡量这两个计策。
16、宁许以负秦曲:宁可答应,而让秦国承担理亏的责任。
17、奉:捧着。
18、完璧归赵:让璧完整无损地归还赵国。

赏析:

《廉颇蔺相如列传》生动刻画了廉颇、蔺相如、赵奢、李牧、赵惠文王等一批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他们或耿直或忠厚,或鲁莽或机智,形象鲜明生动,令人叹服。

抓住人物特征,人物形象凸现纸上。司马迁善于抓住人物主要特征进行极力渲染。如在对事迹颇丰的蔺相如这一形象进行理时,便抓住“智勇”这一特征为核心展开描述。在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等事件进行描述时更是紧紧扣住蔺相如的机智勇敢这一特征,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层层衬染,极力蓄势,造成人物形象的张势。司马迁在文中极尽渲染之能事,层层蓄势,有如大江截流。如他在文中五次渲染相如操天下大势为己用之睿智:为国纾难,利用国际舆论,借使秦负曲之势,奉璧至秦;秦王得璧不偿城,相如以“璧有瑕,请指示王”(释义:璧上有个小斑点,让我指给大王看)诓得玉璧后,抓住秦王贪婪的弱点,欲以璧击柱,借“秦恐璧破”(释义:秦王害怕和氏璧破裂)之势威胁秦王;抓住秦国二十余君“不坚明约束”(释义:没有坚定明确地遵守约定)之过,借理在我方之势,使人怀璧归赵;渑池之会,借“五步之内以颈血溅大王”(释义:在这五步之内,如果我自杀,脖颈里的血可以溅在大王身上了)之势,逼秦王就范,为一击缶;借“赵亦盛设兵以待秦”(释义:赵国也部署了大批军队来防备秦国)之势,迫使秦不敢动武。相如勇智,已是光彩照人。行文至此,司马迁笔势陡转:多谋善断、意气风发的蔺相如竟对无理取闹的廉颇一再退忍避让,连门客都感到羞愧。当门客要离开他时,才袒露他“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释义:就是将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而将个人的私怨搁在后面罢了)的胸怀。相如的绝顶智慧和贤相风采凸现在读者的眼前。

作者简介: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县)人,约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父司马谈,历任太史令。司马谈卒后,司马迁继任太史令。他自幼生活在民间,二十岁起游览名山大川,考察文物古迹,广为搜集史料,为他日后撰写《史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司马迁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被当局判处腐刑。出狱后,担任中书令。在此期间,他一直从事《史记》的写作。直至武帝征和二年(前91),才基本完成全书的撰写工作。他的卒年,约在完成《史记》以后的一二年或二三年,已无从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