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与问答

胸有成竹出自画家谁的故事

“胸有成竹”出自北宋画家文同的故事,北宋时候,有一个著名的画家,名叫文同,他是当时画竹子的高手。文同为了画好竹子,不管是春夏秋冬,也不管是刮风下雨,或是天晴天阴,他都常年不断地在竹林子里头钻来钻去。三伏天气,日头像一团火,烤得地面发烫。可是文同照样跑到竹林子对着太阳的那一面,站在烤人的阳光底下,全神贯注地观察竹子的变化。他一会儿用手指头量一量竹子的节把有多长,一会儿又记一记竹叶子有多密。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满脸都流着汗,可是他连用手抹也没抹一下,就跟没事儿似的。

有一回,天空刮起了一阵狂风。接着,电闪雷鸣,眼看着一场暴雨就要来临。人们都纷纷往家跑。可就在这时候,坐在家里的文同,急急忙忙抓过一顶草帽,往头上一扣,直往山上的竹林子里奔去。他刚走出大门,大雨就跟用脸盆泼水似地下开了。文同一心要看风雨当中的竹子,哪里还顾得上雨急路滑!他撩起袍襟,爬上山坡,奔向竹林。他气喘吁吁地跑进竹林,没顾上抹一下流到脸上的雨水,就两眼一眨不眨地观察起竹子来了。只见竹子在风雨的吹打下,弯腰点头,摇来晃去。文同细心地把竹子受风雨吹打的姿态记在心头。

由于文同长年累月地对竹子作了细微的观察和研究,竹子在春夏秋冬四季的形状有什么变化;在阴晴雨雪天,竹子的颜色、姿势又有什么两样;在强烈的阳光照耀下和在明净的月光映照下,竹子又有什么不同;不同的竹子,又有哪些不同的样子,他都摸得一清二楚。所以画起竹子来,根本用不着画草图。有个名叫晁补之的人,称赞文同说:文同画竹,早已胸有成竹了。

后人由此提炼出成语“胸有成竹”。

意思是指画竹前竹子的完美形象已在胸中;比喻理事情之前已有完整的谋划打算。
成语出处: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鲋,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释义:

竹子刚生时,只是一寸长的嫩芽,可是却节、叶俱全。从蝉腹、蛇鳞般的小笋,长到挺直的几丈高的巨竹,从来都是有节有叶的。可是现在的人画竹时,却是一节一节的接起来,一叶一叶地堆上去,这样做哪里还有竹子呢?所以说画竹,一定要心里有完整的竹子,拿着笔凝神而视,就能看到自己心里想要画的竹子了。这时快速地跟着自己的所见去画,去捕捉看到的形象,就像兔子刚蹿起来,鹘就猛扑下去,稍有一点放松就错过去了。这是与可教给我的。我不能做到,但心里却明白这样做的道理。
拼音:xiōng yǒu chéng zhú。
近义词:心中有数、胜券在握。
反义词:不知所措、心中无数、束手无策。
成语结构:联合式。
用法: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例句:考试前小明应为做了充分的准备,所以胸有成竹的进了考场。
造句:
1、下午数学期中考试的宝宝,胸有成竹的看着漫画。
2、不过也有不少记忆力好的同学胸有成竹地正襟危坐在椅子上,仿佛一百分非其莫属。
成语寓意:

文与可胸中的竹子是他长年累月细致入微观察竹子的结果。其实,任何东西只要肯钻研、肯用心、肯琢磨,并且不怕吃苦,就能学得透、学得精。

无论做任何事情之前,都应该在动手前做好充分的计划,做到心中有数,否则遇到问题就会手忙脚乱,出现一些难以避免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