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鼓相当,才能久处不厌是什么意思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2024-09-03 22:47:00

旗鼓相当

旗鼓相当,才能久处不厌意思是两个人的性格比较投缘,然后说话有共同语言,做事儿也差不太多,所以这叫旗鼓相当,这样人最容易有共同语言,然后交朋友。
成语故事:
西汉末年,王莽篡位,改国号为新。刘秀起兵反对,实力不断壮大,后来当上皇帝,建立东汉王朝。
光武帝刘秀虽然建立了东汉政权,但是边远地带却还没有完全统一。公孙述占据了四川一带,并且自己当起了皇帝。隗嚣在甘肃一带自称西州大将军。而隗嚣和公孙述也有矛盾,双方不断发生斗争。于是,刘秀为了孤立公孙述,就想拉拢隗嚣。
有一次,刘秀听说隗嚣打退了公孙述的进攻,便立刻写信给隗嚣,表示愿意同他友好,并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公孙述。信中说:我忙着在东方打仗,实在是没有力量攻打成都和公孙述一比高下,而且,我西方的兵力也很薄弱。如果公孙述侵犯汉中,甚至骚扰长安的话,我希望能得到你军队的帮助。这样,在西方战场上,我就可以和公孙述旗鼓相当了。后来,隗嚣就归顺了刘秀,成为光武帝的将领。
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定都洛阳后,仍有一些人拥有重兵,称霸一方。其中实力比较雄厚的,有甘肃的隗嚣集团和四川的公孙述集团。
此后,公孙述屡次出兵汉中,并派使者拉拢隗嚣,许以大司空、扶安王等高官勋爵,但隗嚣不为所动,还斩杀使者,出兵击之。不过让人遗憾的是,隗嚣最终也没有彻底归附东汉为光武帝所用。建武九年(公元33年),由于屡为汉军所败,隗嚣在忧愤中病故。而公孙述建立的“成家”,也在建武十二年(公元36 年)被东汉所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