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
贝勒来自满语,全名为“多罗贝勒”,是满清时期专属于皇族的爵位,既然皇族专属,那大概也相当于其他朝代的王爵了。
至于你问从哪个朝代开始,这个爵位在皇太极改年号大清之前就已经有了,所以应该是明朝。满清最高爵位是亲王,其次是郡王,贝勒次于郡王。顺治时规定,郡王的儿子,可封一个为郡王,其他为贝勒。
顺治之后,满清基本沿袭了这个传统。还有,中国古代的爵位可世袭,但不是都可以“罔替”(即世袭原爵),而是传承一代,爵位即降一等级。那么,亲王之子降郡王,郡王之子降贝勒,这种情况也是很多的。
清朝四大贝勒
清朝四大贝勒分别指的是: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四贝勒皇太极。四大贝勒是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喇登基为汗时设立的。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位,与其他三位亲王一同主持朝政,被称为四大贝勒时期。
大贝勒代善是太祖努尔哈赤的次子;二贝勒阿敏是努尔哈赤的侄子,父亲是爱新觉罗·舒尔哈齐;三贝勒莽古尔泰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五子;四贝勒皇太极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八子。
贝勒
全称为多罗贝勒,是满语“beile”的意译,有一方诸侯的意思;贝子,原为满语“贝勒”的复数,全称为固山贝子,这两个词在清朝建立之后都成了爵位的名称。清朝爵位主要分为三个系统:宗室爵位、异姓功臣爵位和蒙古爵位。
其中宗室爵位只授予爱新觉罗氏人,其中的男性爵位又分为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共十二级。贝勒、贝子分别为清朝宗室爵位的第三级和第四级,按照清朝的惯例,贝子一般是用于册封贝勒的儿子,但不一定是皇子。
需要注意的是,贝勒肯定是宗族子弟,但不一定是皇子。
阿哥
这一词相对比较简单,本是满族俗语,是父母对儿子的称呼,所以在清朝皇室中指的是皇子。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阿哥一般指那些尚未封爵的未成年皇子,因为阿哥并非爵位,只是一个称谓,成年皇子受封之后一般就称呼爵位名,不再称呼阿哥了。当然,汉语中也有“阿哥”这个词语,但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