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来顺应未来不迎意思是心中没有牵挂,事情来了就顺应它,事情没来就不要主动去寻求;事情来的时候一心一意,心无杂念,事情过去了就不要再想着它。这是说做一件事一心一意地去做,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同时也表达了一种顺其自然的思想。出自《曾胡治兵语录》:当读书,则读书,心无着于见客也;当见客,则见客,心无着于读书也。一有着,则私也。灵明无着,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即过不恋。
《曾胡治兵语录》中将材、用人、尚志、诚实、勇毅、严明、公正、仁爱、勤劳、和辑等前十章为治军问题。主张选将要慎重,为将要智勇兼备,练兵要严格。兵机、战守两章为战略战术问题,讲究持重谨慎。
主张“简练慎出”,无充分准备不轻言战。以后发制人为主,又注意抢占先要以求先制,重视以主待客持久待变,提出“以静制动,以逸待劳”。战法重奇正。防守强调掌握重点,进攻重机宜,行止重谨慎。
中华民国初年蔡锷辑。蔡锷,原名艮寅,字松坡,湖南宝庆(今属湖南邵阳)人。清宣统三年(1911)春,蔡锷受云南新军镇统钟麟同的委托,编写“精神讲话”,遂摘取晚清湘军统帅曾国藩、胡林翼论兵言论,分类辑纂,每章后加评语,以阐发其军事思想,用以代替“精神讲话”,约1.4万字,1917年上海振武书局刊行,后多次重印。全书分将材、用人、尚志、诚实、勇毅、严明、公明、仁爱、勤劳、和辑、兵机和战守,共12章。
前10章主要论述治军。认为将领应选有“忠义血性”、智勇兼备、能耐劳苦、严明号令之人;大帅统驭将领最贵推诚,不贵权术;将领对统帅应听号令,以一事权。相互之间应和衷共济,相顾相救。
强调治军应明赏罚,显以示之纪律,隐以激其忠良;管理部队要以勤为本,久弛必难应敌;用兵则要爱兵如子,以父母心肠爱护士兵;训练部队要做到修养其精神、锻炼其体魄、娴熟其技术。后两章主要论述战略战术。提出军旅之事,谨慎为先;以全军、破敌为上,得土地、城池次之。重视以主待客,以逸待劳,以静制动,以整御散,奇正结合。
防御强调掌握重点,于紧要必争之地厚集兵力,不处处设防。进攻强调先审敌情地势,以整攻散,以锐蹈瑕。行军要谨慎,虽仅一宿亦须挖壕筑垒。进军重后路,悬军深入而无后继乃兵家大忌。该书反映了中国传统军事思想的某些精华,因而受到后人重视。
1924年,蒋介石增补第13章《治心》,并作序言,名曰《增补曾胡治兵语录》,作为黄埔军校教材。1943年,《八路军军政杂志》曾出版《增补曾胡治兵语录白话句解》。
物来顺应,简单说就是顺势而为。毕加索,著名的画家、雕塑家,他的艺术生涯几乎贯穿其一生,作品风格丰富多样,后人用“毕加索永远是年轻的”的说法形容毕加索多变的艺术形式。毕加索懂得审时度势,明白时代需要他做什么,于是他便迎合时代,不断以新视角看待物体,并在世界上取得了极高荣誉。虽风格多变但均被人们认可,是因为他的才华,也因为他的审时度势。